国产精品网在线观看_五月丁香_一级片av_日本色综合_欧美一级录像_波多野结衣亚洲

首頁 > 書畫 > 書畫動態 > 正文

崔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術館開幕

崔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術館開幕

2013年12月06日 12:15   新浪收藏  微博 我有話說

崔見

崔見

2012春季風景之三138cm×68cm2012年

2012春季風景之三138cm×68cm2012年

蜀江勝境73cm×228cm2012年

蜀江勝境73cm×228cm2012年

“崔見•中國畫作品展”將于2013年12月7日下午3:00時在中國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共展出崔見先生近十年來創作的“風景糸列”作品60余件。

正如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先生在前言中所說:“崔見在堅持筆墨修煉的同時,注重在現實與理想的邊界上表達 意態、意象與意境,在個人心理與外部現實的交匯之地尋求精神的棲居。在他的作品中,最具有新意和個性的是他的山水結構,通過密集的筆線,將山石、草木、路徑、流瀑和云氣混合交織為充滿動感的結構,注重不同物象之間的碰撞、穿插和揉匯,創造出蓬勃蔥郁的整體,以內發的生機活力顯現出豐沛的氣象,表達了作為當代人對外部世界的意象性感受,形成了一種屬于他的創見。在他的心目中保持著傳統經典的宏大意識,但追求的是以水墨山水寄托現實感懷,在人文關切中營造宏大氣象,在多種矛盾的辯證過程之中使自我不斷得以澄明,抵達新的化境?!?/p>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名譽主任邵大箴介紹說:“崔見的藝術給我的突出印象,是他巧妙、機智地將沉靜思考和瀟灑揮寫結合在一起,創造出即有傳統情懷又有現代意味的水墨作品。他的筆墨亂中有序,實中見虛,在不經意中顯示了功力與修養,在不追求風格中流露出鮮明個性。”

江蘇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江蘇省書法院院長章劍華先生介紹說:“每次看到崔見的作品都有新的發現、新的感受、新的激動。崔見有美術家的氣質,隨意、灑脫、熱情、執著,是個性情中人,性情造就風格,風格就是人,人就是風格,崔見的性情和性格直接表現在他的繪畫作品中,其水墨線條和圖像程式是在高度技法規范下的性情自由和精神興奮,是在自然景物中的主觀色彩和個性表達。他的作品,既有虛實相間、錯落有致的線條和簡淡輕松、寧靜安謐的畫面,又有淋漓盡致、快捷激蕩的筆勢和鋪天蓋地、豐富多變的布局,既是作者內心的深切感受,又是作者內心的熱情表達,給人以動靜相宜、清新瀟麗、自由灑脫的美感?!?/p>

江蘇省文化廳副廳長高云說:“這次展出的崔見的作品,他的水墨語言都是新的,透過他的形式我們看到的是一股真正的中國畫精神,中國畫氣派,中國畫的傳統,崔見的作品線條非常活躍,而且呈現一種循環的勢態。他追求一種內力的外張,以及外力的內劍。這使我們想到了太極的哲學原理。我認為這是了不起的,這種形式是現代的,精神內核是傳統的。”

江蘇省國畫院院長周京新說:“崔見是一位有藝術追求和創作銳氣的畫家,他的作品追求寫意氣象,筆下運動流暢,收放適度,開合大局,不拘實景,從具體筆墨到造型結構均呈現出繪畫性表現。作為‘新金陵畫派’這個學術高地的后來者,他在山水畫傳統經典和現實生活、自然景象的融合表現方面追求現代人文意趣,在筆墨造型與線條結構的建構中追求個性藝術表現,逐步形成了恰似簇簇枝葉于流水照映間飄然起舞般的筆線運寫風格,這是崔見于自然造化間修來的一份彌足珍貴的機緣。個性表現是寫意性的特質,是中國畫藝術精神的本源。在當今迎合逼真視覺效果而一味追求細膩制作成風的流行趨勢面前,能堅持追求個性,追求寫意,追求表現的純正藝術道路,這對于一個完全有能力迎合流行趨勢的畫家來說是難能可貴的,我贊賞這樣的堅持。祝崔見的展覽取得圓滿成功!”

崔見現為江蘇省國畫院院長助理兼任畫院藝術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畫院藝委會委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展覽是由江蘇省文化廳主辦,江蘇省國畫院承辦。開幕當天,還將在中國美術館舉行崔見•中國畫展學術研討會,研討會將由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雜志主編尚輝先生主持的。據悉,展覽將持續至12月15日。

前言

當代水墨的嬗變與創新,極大地拓展了藝術表現主題、形態與方法,當代水墨所彰顯的觀念意識和語言強度,尤其是以水墨“身份”與“當代性”的疊合,使它成為整個中國當代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崔見的作品開門見山,可見一股來自江南的氣息,他作品中的丘壑形象,很明顯受到江南自然山水給予的滋養和薰染,但是,他的藝術更多是在傳統基礎上的當代表述,具有鮮明的當代意識與風格。

多年來,崔見在堅持筆墨修煉的同時,注重在現實與理想的邊界上表達意態、意象與意境,在個人心理與外部現實的交匯之地尋求精神的棲居。在他的作品中,最具有新意和個性的是他的山水結構,通過密集的筆線,將山石、草木、路徑、流瀑和云氣混合交織為充滿動感的結構,注重不同物象之間的碰撞、穿插和揉匯,創造出蓬勃蔥郁的整體,以內發的生機活力顯現出豐沛的氣象,表達了作為當代人對外部世界的意象性感受,形成了一種屬于他的創見。在他的心目中保持著傳統經典的宏大意識,但追求的是以水墨山水寄托現實感懷,在人文關切中營造宏大氣象。

作為最為敏感也最有直接性的筆線,是水墨藝術區別于其他藝術的形式語言,在這方面,崔見的膽識猶如現代藝術的探險者,義無反顧地將筆線從傳統語庫中抽取出來,在實驗的層面推向極端,尤其在恣意的揮灑中將筆線的感覺推向從意識到無意識的的臨界點上,使筆線超越描繪的功能而呈現自身的萬千變化,形成了筆走龍蛇、游絲萬縷的嶄新視像,繼而以筆帶墨,墨隨線后,達到筆墨相映、酣暢淋漓的視覺快意。在釋放筆線的潛力和將筆線推向無意識境界這個方面,他為當代水墨貢獻了可資研究的經驗。

在崔見的理想中,水墨藝術作為東方藝術的象征,其發展的可能性還遠未窮盡。相比起西方,東方的藝術在當代不僅要彰顯自身的原有特性,更要將西方藝術的優長化入其中,成為一種時代的風景。崔見的藝術歷程,實際上就是不斷遭遇如何“化”這個課題并且努力解決的歷程,展示出難能可貴的自為意識,其中包括將身處的地域文化化入胸臆,養成自己文人的性情與氣質;將西方現代藝術的抽象性和中國繪畫的意象性這兩個最鮮明的特色貫通融化,變為自己會心表現的語言;更在觀念上敢于迎向全球化與本土化碰撞交融的彈性張力,不斷探索水墨藝術的當代形態。他在多種矛盾的辯證過程之中使自我不斷得以澄明,抵達新的化境。

范迪安

2013年冬月于中國美術館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