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花兩三年時間培養一位優秀合適的高端人才,最終可能選擇去了深圳。這不僅是佛山市友易計算機有限公司(下稱“友易計算機公司”)的真實寫照,也是很多中小企業在發展和成長過程中無法繞過的問題。親手打理這家公司近12年的潘豪駿坦言,作為一家輕資產的信息技術企業,公司發展中所遇到的主要問題就是人才問題,中高端人才難招、難留一直是公司發展的瓶頸。
借錢在佛山創業 苦心經營覓商機
2002年大學畢業后,潘豪駿選擇去廣州番禺一家軟件公司做一名普通員工,但他不是一個安于現狀的人。潘豪駿回憶說,在那個年代,既懂財務,又懂IT信息技術的復合人才極為搶手,而這些恰恰是自己大學的專業。終于在2003年,潘豪駿選擇佛山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他向朋友借了3萬元現金,成立友易計算機公司。
談到為何將創業地放在佛山,潘豪駿說,當時國內互聯網還不算太發達,但佛山卻在網絡上很好地進行了自身推廣,他從網絡中了解到佛山的文化底蘊深厚、工業發達,且非常包容。于是,他毅然決定來到這座城市,一待就是12年之久。
最初進駐佛山時,佛山本土專門做企業信息化管理軟件的企業并不多,這對潘豪駿而言既是機遇,也是困難所在。佛山本土中小企業數量龐大,而且多數以傳統制造業為主,這些企業對信息化管理依舊比較陌生,因此要想打開市場絕非易事。潘豪駿戲謔地說道:“(佛山的企業老板)寧愿用幾千元去吃個飯,也不愿意用幾千元去買個信息化軟件。”
為了讓企業能夠迅速扎根佛山,潘豪駿帶著自己的團隊選擇一對一上門服務,通過挨個走訪企業的形式,循序漸進地推廣他們的產品。潘豪駿至今保留著一張照片,這張照片是其創業之初的辦公室。對比公司今天的規模,潘豪駿覺得這份記憶尤為珍貴。
行業發展存短板 人才扎根很關鍵
在近12年的打拼中,他深刻體會到佛山信息產業發展的短板。潘豪駿稱,佛山在中高端人才環境和氛圍上需要加強。
“這種現狀的直接后果是,很多中高端人才很難扎根佛山。”潘豪駿解釋說,這與佛山高校較少也有很大關系。
不過,潘豪駿這些年也深刻感受到政府在人才吸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努力,包括組織到外地高校去招人,包括人才公寓,包括高端人才子女的教育等等。
他認為佛山在珠三角的優勢很明顯,要留住和吸引人才就必須把整體的人才氛圍搞上去,不僅是人才成長提升的氛圍,還有人才的生活氛圍。“當一個人才覺得自己離開這個城市的成本比較高時,對這座城市有依戀時,他自然會權衡自己的去留。”潘豪駿說。
公司簡介
友易計算機公司
佛山市友易計算機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廣東省民營科技企業、廣東省雙軟認證企業,是為佛山中小企業提供信息解決方案的服務商。其擁有自主研發的企業信息化管理軟件,同時也是用友軟件在佛山的營銷服務中心。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