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滿秦州處處畫
——天水市城市園林綠化體系建設側記
◆天水日報記者姬旺芳 實習生徐媛
登高遠眺,房在園中、城在林中、城在綠中;親臨其境,路在綠中、人在畫中……漫步天水,一幅幅園林美景撲面而來,書寫著龍城天水美好的生態畫卷。
觸摸龍城脈搏,感知時代變遷,你會發現這座位于秦嶺腳下、藉河之濱的城市發生了華美“蝶變”,變綠了、變靚了、變美了——近年來,我市堅持把創建國家園林城市作為關注民生、改善民生、提升區域城市競爭力、造福子孫后代的民心工程來推進,著力打造生態宜居宜業的園林城市,形成了點、線、面相結合的城市園林綠化體系,城市總綠量大幅增加,至現在,城市各類綠地面積1892.82公頃,綠化覆蓋面積達2133.60公頃,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3.8%,綠化覆蓋率達到38.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9.5㎡/人,城區近郊南北兩山滿山皆綠,名果滿山,鳥語花香,環境優美,古樹名木保護率達到98﹪,森林覆蓋率達33.21%,綿延縱橫境內的小隴山、關山、秦嶺三大林區林地面積達68.4萬hm2,是西北最大的天然林基地之一。生活在這座城市的市民普遍認為,天水綠意盎然、花團錦簇,底蘊深厚、充滿活力,城市越來越美了!
創園過程中,為城市帶來更多的園林勝景。天水實現了自2005年1月天水獲得甘肅園林城市稱號以后,我市從2008年開始創建國家園林城市,主要實施了南北兩山綠化、藉河渭河環境綜合治理、天水湖、生態園、馬跑泉公園、藉河南路景觀、渭濱北路景觀等大型公共綠化建設項目,開展了沿街花壇、道路綠化、城市出入口、小游園、單位、居住區綠化及以立體綠化為補充的城市綠化建設,目前,已形成了以“增綠添彩”、退耕還林、生態涵養、荒山綠化建設為基礎,以河道景觀綠化為紐帶,以公園游園、廣場綠地建設為靚點,以城市道路綠化為網絡,以庭院小區、立體綠化為補充的城市綠化格局,城市供水、供暖、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逐步達標,通訊、電網、數字化管理等配套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城區主干道、橋梁、高層建筑夜景璀璨,廣場、小區、公園、濱河堤岸綠樹成蔭,城市的園林綠化面貌日新月異、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承載功能顯著提高、社會保障逐年完善,城市建設的各項指標有了明顯提升,均達到或超過了國家園林城市標準,園林生態城市建設帶來了天水城市面貌的日新月異、城市功能的日臻完善和城市形象的顯著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數逐漸攀升。
“一年一變化,三年大變樣,只要按照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目標鍥而不舍地抓下去,相信我市定會成為自己居住舒暢、他人羨慕向往的‘富裕、秀美、宜居、和諧’之城。”市建設局張明錄的一席話道出了大家共同的愿望。
天水,在青山碧水的懷抱里用詩情畫意奏響了人與自然的和諧樂章;天水,一座秀麗、宜居的城市正在隴原大地崛起。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