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网在线观看_五月丁香_一级片av_日本色综合_欧美一级录像_波多野结衣亚洲

首頁 > 天水民建 > 科普秦州 > 正文

秦州區 科技常下鄉 助農增收暖民心

金秋十月,收獲滿滿。日前,秦州區首個鄉村科普長廊在娘娘壩鎮沿川村揭牌。它的成立對于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養、建設美麗鄉村和科教興農有著重要意義。這只是今年秦州區科技常下鄉的一個縮影。

1602660634086037591.jpg

今年,秦州區科協從疫情防控、種養“殖”特色產業培訓、衛生習慣等方面不斷加大下鄉力度,深入村鎮與群眾互動,現場指導,贈送科普資料、小讀本、農科書,增強他們的科技致富意識,形成了農民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農民群眾對這一舉措好評如潮。

“晚上餓了,吃東西好還是不吃好?”

“餓了不能硬撐,晚上有明顯饑餓感,還是應該吃些東西……”

秋高氣爽,汪川鎮銀河村村委會廣場上,來自十里八鄉的村民踴躍參與一場妙趣橫生的送科技下鄉活動。區科協主席劉開奇創新思路,采用現場有獎問答的形式,答對獎勵書畫、科技讀本,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鄉村振興”科普行,開拓農戶視野,提高種養殖本領,為助農增收提供技術支撐。

1602660648691098262.jpg

“平時吃飯都是想吃啥做啥,第一次聽到豆腐不能與蔥一起吃,原因是豆腐中的鈣容易與蔥中的草酸結合成草酸鈣,草酸鈣不易被人體吸收,還會破壞豆腐中的營養。”柏磨村的閆柏兒聽了專家的科普宣傳,很是詫異地說:“種了一輩子莊稼,平時都是靠祖輩傳下來的土經驗土方法種植,聽了專家講解的農業種植知識,才感覺自己還是個‘門外漢’!今后還得加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這樣才能做個種莊稼的‘好把式’”。

李詳樂呵呵地說:“他曾是村上的貧困戶,近幾年他學科技。用科學發展養殖,他養豬的規模擴大了好幾倍,現在生活過得很知足。去年肉價格高,我一口氣賣了270多頭豬,賺了40多萬元呢!”
在剛剛經歷了洪澇災害的大門鎮長官村顯得寂靜,區科協組織的“鄉村振興科普行"醫療義診隊和科普宣傳隊的到來,更使這個小山村暖意融融。

1602660662626091636.jpg

村委會門前一字排開的義診桌前擠滿了前來咨詢和就診的村民。天水新天壇創傷骨科醫院院長、天水市慈善總會副會長李小波調整手術安排,帶領醫院資深專家和骨干醫生專程趕來為長官村群眾服務。村上骨科病人很多,醫院業務副院長、今年已70多歲的隴原骨科名師陳根元大夫既應診咨詢又講解平時保健和災后如何防疫等知識,半天時間連口水都喝不上。不到40歲的王大嫂,一年多了,一直感覺屁股疼痛、右腿麻木、行路不便,想去城里看病,又怕病重花錢,就一直拖著,陳大夫一看就知是腰椎病,神經受壓所致,不是大病,但一定要到醫院接受正規治療,醫院對困難群眾實行先診療、后付費,享受國家各項優惠政策,王大嫂聽了一下子輕松了,連聲感謝陳大夫。

1602660677164069454.jpg

義診剛結束,科普宣傳隊又開展了防災減災宣傳和“鄉村振興”農民素質提升有獎競答活動。
這種創新的科技常下鄉活動事例舉不勝舉,涉及全區16鎮,真正為農民群眾送去了科技大餐,為助力脫貧做出了積極貢獻。

秦州區是一座科技濃厚的城市,隨著科學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大力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對于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具有根本性作用。農村科普事業的興盛繁榮和發展壯大,對于科教興農有很強的引領性作用。讓科技成果在農村廣泛運用,對于全面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意義重大。劉開奇如是說。(張文都)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紫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