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偶像組合“天府少年團PANDABOYS”發布單曲宣布出道。這個成員年齡平均只有8歲的組合一經推出便在網上引起了巨大爭議和討論。8月24日該團運營公司發布回應稱“不做飯圈文化,沒有資本運作,我們就是同一群熱愛唱歌跳舞的孩子們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8歲的孩子,真的懂得何為熱愛嗎?不少人對這一現象表示了憂慮。一方面,隨著互聯網偶像文化的興起和發展,近年來在社交媒體平臺“流量即紅利”的引導下,不少家長看到了養成偶像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另一方面,相較于傳統的影視童星培養,依托互聯網平臺打造的養成偶像具備低投入、高回報、廣傳播的投資優勢,低齡偶像又兼備紅利周期長、管理配合度高的培養優勢,使得低齡養成偶像備受娛樂公司和投資平臺的青睞。
對于經紀公司和投資方來說,偶像培養難免是以利益為先、變現為重。但是對于偶像個人來說,“要想人前顯貴,必定人后受罪”,沒有永遠的頂流,只有不斷地努力。想在人才濟濟的娛樂圈里長期發展,單純依靠快餐式包裝、速食化培養遠遠不夠。
重要的還在于,古往今來任何一個領域的佼佼者都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一心不可兩用,令人擔憂的是,這些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低齡偶像的學習會不會受到影響?前不久爆出令不少網友大跌眼鏡的養成系男團成員高考成績單;偶像明星頻頻說、寫錯別字;不少偶像未完成義務教育學習……這些都讓養成偶像的口碑被打上了文化素質低、缺乏知識素養的標簽,令人對其應有的引導作用和榜樣意義產生懷疑,也讓人為這些明星偶像的發展前景擔憂。
因此,低齡偶像應該從培養源頭上加以管理和整治。加強對經紀公司及媒體平臺的監管,對處于義務教育年齡階段的偶像,應保證其正常的校園生活時間,回歸教育本真,在保證基礎教育的基礎上才能進行興趣引導。對于違規從事速成偶像實現流量變現的公司和平臺予以約束,讓偶像培養的風氣從流量至上轉變為內容為王,實現可持續發展。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