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网在线观看_五月丁香_一级片av_日本色综合_欧美一级录像_波多野结衣亚洲

首頁 > 首頁 > 評論 > 正文

“11萬元黃金寄丟”是堂安全課

近日,“價值11萬元的黃金郵寄途中失蹤”一事引發關注。據媒體報道,這次包裹丟失是因為內部盜竊引起,兩名涉案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抓獲,目前盜竊黃金大部分被追回,有關公司將做好理賠工作,并加強管理。

此次丟失的黃金被追回,“監守自盜”的行業內鬼被抓獲,值得慶幸。但這并非個例。日常生活中快遞服務被廣泛使用;與此同時,丟件、損毀是快遞服務投訴重災區,特別是一些高價值物品頻頻成為投訴案例中的“主角”,如價值數萬元的包裹被失誤銷毀,寄遞的貴重物品丟失,畢業生的畢業證學位證寄丟了……

對消費者而言,貨品是否安全、能否及時收到貨,一直以來都是關注的焦點。為盡可能降低快件丟失、損毀率,近年來大部分快遞企業紛紛加大投入,向科技要助力,加強軌跡監控、流程管控。但客觀而言,快遞服務流程長、環節多,每天面對成千上萬的物品,出現一定的差錯在所難免。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有關企業必須要有一查到底、清除積弊的勇氣,更要有吸取教訓、查漏補缺的決心。體系性漏洞有沒有及時填補、事后賠償方案是否合理、追責問責是否到位、內部管理有沒有改善,唯有回答好這些問題,才能最大限度保護消費者利益,也把類似事件對企業自身的損害降到最低。

對快遞行業來說,安全感是最好的口碑、最大的品牌價值。特別是寄遞貴重物品時,很多人首要考慮的因素必然是安不安全、可不可靠。此次“黃金丟失”事件,無疑給行業上了一堂安全課。這提醒快遞行業應將維護用戶安全感放在更高位置,加強內控,完善全鏈條、全流程、全員管控,著力提升快遞服務安全性。畢竟,每一次重要物品的寄遞都交付了消費者的莫大信任。這份信任,不容辜負。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